top of page

記者/陳玟諭

拋棄式即可拍相機可滿足現今喜愛底片懷舊風的消費者需求,在底片沖洗成照片的過程中,需使用到的藥劑含有重金屬成分,若不慎處理將成為水汙染,但是多數底片相機使用者並不知道,藥劑回收的落實與否,是環境危害的主要元兇。

對於底片易造成環境傷害的疑慮,富士相機的台灣總代理恆昶實業專員林俊彥表示,是因為跟藥水有關,藥水沒有處理好的話,它的確會傷害環境,若有處理好的話就不至於那麼嚴重。

環保署於2003年10月28日將相片沖洗業依廢棄物清理法公告為列管事業,加強管制相片沖洗過程產生的廢液,沖洗底片所需使用的藥劑分為顯影液和定影液,顯影液中沒有重金屬,而定影液含有溴化銀及對苯二酚等有毒的化學物質。百慕達照相器材公司工程師黃俊欽表示,政府會派廢液回收公司來載走使用過的藥水,只要有買藥水,便強迫要回收。

由中央印製廠夏中榮2006年出版的《環保版材及油墨應用於印刷製程之探討》提到,長期接觸會造成毛髮脫落、皮膚發紅,甚至造成眼部疾病。除對人體有害之外,這些化學廢液若沒有經過處理直接排放流入地下水,對環境會造成極大的破壞。

對於底片相機使用者而言,認知不環保的部分僅止於一次性使用的底片塑膠殼,多數並不知道沖洗底片的藥水,才是真正最有害於環境的因素。攝影師Ed認為,從過去到現今製作化學藥劑的方式已經大多不同,歐盟、日本、美國等國家都會訂製符合環境的法規,與其以底片論環保與否,不用塑膠袋或燃油汽機車更可快速救地球。銘傳大學Demi則認為底片不環保的原因是有塑膠外殼。

黃俊欽提到,底片的塑膠殼並沒有常態性的回收,有些人會到店內來要,但是相關用途便不清楚。底片相機使用者Reece認為,底片塑膠殼可以被賦予其他價值,並不會不環保,像是最多人用來做鑰匙圈當收藏,也可以做成多肉植物的盆栽,甚至當成裝飾藝術成底片牆。

定影廢液

​幕後釋毒

定影廢液 幕後釋毒

廢定影液回收銀

之資源化流程

資料來源:工業技術研究院環安中心經理 鄭智和

記者/陸潔儀

傳統手工沖印技法漸漸被數位印刷取代,但繁瑣的沖洗程序和高失敗率,卻讓攝影愛好者找到年代的痕跡和價值,他們在相紙上刷上感光劑、堆疊顏料、利用紫外線曝光最後曬乾,慢工出細活,完成每一張獨一無二的作品,但製作過程中使用的感光劑可能引發的環保爭議,也是值得探討的。

市面上的相館提供各式各樣相片沖洗的服務,傳統的相紙沖洗技術已經幾乎消失,傳統相紙沖洗除了有繁瑣的手續也耗時,保存底片又需要具備低溫、乾燥、遠離酸性環境、通風和避光五大要素,卻因「復古」潮的興起,越來越多攝影愛好者學習傳統手工印相法,讓他們找到懷舊相片帶來的感動。

繁瑣的製作流程 卻讓手工照片更有溫度

根據感光成分不同,傳統手工印相法大致可分為銀鹽、鐵鹽以及重鉻酸鹽等3大類方法,其中重鉻酸鹽對影像的處理自由度夠高。重鉻膠酸轉印術(膠彩)需要用到水彩、阿拉伯膠、重鉻酸鉀、紫外線曝光機……等材料,製作前的準備工作也不簡單,除了要將原本的影像轉為負片黑稿外,還要把它呈現在透明的投影片上以便之後曝光,每一樣步驟都要小心翼翼,因為有一步做錯就可能無法顯影,每一個環節都會影響最後的影像。

銘傳大學商業設計系學生林長緯說,「攝影是停格時間的藝術,不論哪種方式都是為了保存瞬間」,不管用什麼方式呈現影像,都是在保存回憶,膠彩吸引他的地方在於,膠彩是一層一層堆疊顏色再呈現出影像,是有溫度的,就算把製作流程變因控制到一模一樣,每一張成品也會不同,是獨一無二的,跟數位影印一次就完成不同。

銘傳大學商業設計系學生練德也提到,相片就是藝術品,重要的不只是最後呈現的樣子,還包括過程,甚至是事前的準備,而膠彩會因為手法不同有不同的效果,對於當代藝術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目的是讓觀者和創作者能夠有全面的感受性。

復古相機風潮盛行 膠彩創作者更重意義性

林長緯表示,底片相機App是把真正底片可能出現的效果,例如顆粒感、光線、曝光度…等各種情況寫成程式再隨機呈現,但是實際沖洗底片成品的效果更多,所以才更讓人期待成品,他也提到,膠彩就算怎麼恆溫控制也無法讓每一張成品的效果都在預料中,但喜歡底片效果的人並不會因為手機App的出現,而減少或取代沖洗底片的意願,因為製作膠彩重要的是意義性。

膠彩廢液流入下水道 高志尊:不該只檢驗表面所見

傳統手工印相法常會用到「重鉻酸鉀」,製作膠彩的過程便需要它作為暗反應的反應劑,把它跟顏料結合後硬化形成影像,沒有硬化的部分則會被釋出,並直接和水一同沖洗入民生廢水處理系統。

然而,重鉻酸鉀被歸類為第二級毒性物質,卻因為它的毒性反應沒有超過正常範圍,所以市面上仍買得到。銘傳大學商設系系主任高志尊說,因為重鉻酸鉀是致癌物,所以不易在化工材料行取得,但在一般美術材料行卻可以買得到,一般民眾也可以很方便在國外網站上購買。

高志尊提到,早期進暗房沖洗照片有三道程序,最後一道程序叫做「定影」,把照片沒有感光的部分用定影液洗出來,傳統定影液「鹵化銀」就是需要回收的重金屬藥水,他也坦言,不論那一種傳統照片沖印法都不能保證不會造成污染,但近幾年文創、復古的物品深受市場喜愛,一張普通照片可能因為古典沖洗技法而有市場價值。

高志尊說,要檢驗的不應該只是眼睛看到的這一面,不論是現代的印表機、傳統的暗房沖洗、特殊膠彩技法……等,都一定有對環境不友善的地方,作為一個創作者,在古典攝影這方面還是會有避免環境危害的措施。

膠彩廢液流放下水道

膠彩廢液流放下水道

不應只檢驗表面所見

特稿/陳玟諭

傳統底片沖洗過程中,印前作業產生之廢顯影液、廢定影液及廢沖版液含有揮發性有機物(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污染,除了相館有底片沖洗的服務以外,學生或是有興趣的人仍可以買到藥水,但這一類的廢液排放則無法在政府的管控之下,於環境造成的污染則無可避免。

根據環保署環境資源資料開放平台2014年統計,廢顯、定影液申報量達11公噸,受政府委託至相片沖洗事業回收廢液的豐輝股份有限公司,專營貴金屬加工業及回收買賣,該公司廢棄物專者蔡小姐表示,廢定影液中含有微量的溴化銀,透過電解的方式提存銀離子,經過電解後的水會進入工業區的廢水處理系統再做汙水處理,除非有業者蓄意排放,才會對水資源造成汙染。

台北地方法院2003年曾有隨意排放廢液的判決,被告未向地方主管機關申請取得從事清除、儲存及處理廢棄物之許可證,在新北市新店市一住處,設置高溫爐、白銀電解機等設備,從事廢軟片及廢定影液的處理,被告從廢定影液中提煉出白銀,剩餘之廢液以大量清水稀釋後,直接利用排水管排出,進而以出售提煉之白銀塊狀物營利謀生,每月獲利約新台幣八萬元至十萬元不等,並以之為常業,因此依廢棄物清理法第四十六條第二項「無許可文件,以經營廢棄物處理為常業罪」處斷。

國外也有相同案例,據財新網2018年1月23日報導,南京一個體商戶王某10年間從影樓收購廢顯影液,從中提煉硫化銀牟利,並非法傾倒了230多噸廢液,南京市玄武區人民法院因污染環境罪判處王某有期徒刑兩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同時賠償環境修復費用總計達人民幣184萬餘元。

即便政府從產業的需要中看見廢液回收的必要,但非事業經營人並不一定依法行事,也可說不一定受法律的管轄,傳統手工印相法的暗房沖印技術可能在個人家庭或學校中應用,可感光顯影的化學藥劑甚至在美術材料行就能取得,從化學物謀利的不肖商人因以之為常業而有跡可循,但個人為藝術創作而產生的危害疑慮卻不見得予以防範。

銘傳大學商設系系主任高志尊表示,國外很多家庭會在家沖洗照片,普通家庭或藝術創作者在沖洗底片後,多數會把廢液直接倒入排水孔,但先進國家下水道很完整,廢液並不會直接流進河川或大海,相較之下,臺灣下水道的普及率還不夠高,是很有可能因為沒有好好處理化學廢液而造成污染。

由中央印製廠出版的《環保版材及油墨應用於印刷製程之探討》提到,歐美各國政府皆要求達到VOC最終零排放的環境管理目標,若要有效降低VOC等有害物質的排放,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投資處理廢污的設備來減少有毒廢氣物的產生。

但對於個人的使用需求,並不可能重本去避免環境的危害,小型民營的相片沖洗業更無足夠的資金投入,無論採取何種環保處理方式,設備大多昂貴而且又是生產設備外的額外投資,無法有效的預防環境問題的發生,而法律雖有管理大部分重金屬廢液的產生,卻忽略掉可能積沙成塔的汙染排放。

私人廢液難防範

私人廢液難防範

bottom of page